购买天猫店
一个月薪不到4万元的工人,突然一天要交4亿元,从老板手里买了股权,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——这个只会出现在电视剧情节里的,就是各种大A股。
故事的主人公何玉良,是上市公司奥飞数据现任董秘,2021年公告的年薪仅为41.43万元,放眼整个A股只能排在第3405位,且不显眼。
关于资金来源,何玉良近日对媒体表示,“除了从公司获得的工资和分红外,还有投资项目获得了不错的回报,这笔交易的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、亲友贷款、合法合规贷款等。”
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流氓工人造反的故事,也有人猜测是否有更复杂的背景,比如“代持”和“白手套”。“城界”给何玉良打电话,得到的答复是,“从公司未来的发展来看,不存在‘白手套’这样的情况。”
但一系列信息显示,董秘何玉良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工人。4亿元增资的背后,既是奥飞数据在大幅扩张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困境,也是以何玉良为代表的一批高管进入董事会的机会。
2023年3月3日,上市公司奥飞数据发布公告称,控股股东广州豪梦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豪梦计算机”)拟以每股11.7元的价格将奥飞数据3455万股(占公司总股本的5%)转让给何玉良。相应的价格总计4.04亿元。
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,何先生自2014年起担任公司董事、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,并在公司工作了八年多。
在此期间,何某的年薪从2016年的29.63万元上升到2018年的62.5万元,是上市当年的最高,然后逐渐下降到2021年的41.43万元。此外,该公司的股票数量从2018年上市时的40万股增加到2022年9月底的406.91万股。
巨额购入公司股份后,何玉良在奥飞数据的持股比例将从2022年9月底的0.589%上升至5.589%,其在前十大股东中的排名也将从第9位上升至第2位。虽然他不是a股薪酬最高的董事会秘书,但他已成为持股比例最高的董事会秘书。
相比之下,在此次加薪之前,何玉良自2016年以来的工资、股息和股权价值仅为6130万元左右,4亿元如何支付?
他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:“除了从公司获得工资和股息外,还有一些投资项目也获得了不错的回报。”“这笔交易的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、亲友贷款,来源合法合规。”
事实上,何玉良和敖飞的资料控制人冯康渊源很深。早在2003年,何某就与冯康在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广东分公司工作,2012年至2014年,两人共同担任副总经理、执行董事,2014年8月,两人将简历转投奥菲数据。
迄今为止,他曾在奥飞数据担任多个职位,包括董事会秘书、董事、副总经理和审计委员会成员。
前不久,何玉良对媒体表示,自己是公司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。除证券业务外,他还负责投资并购、融资、法律事务等公司重要业务。对于外界对“白手套”的猜测,何玉良对“城池”表示,“不存在,是出于个人对公司的乐观。”
天眼查到,何玉良目前共在11家公司工作,其中4家公司为股东,5家公司为法人代表,7家公司为高管,且多为奥飞数据的子公司,注册资本数千万元。
例如,何玉良曾于2020年与另外两名陈姓合伙人成立有限合伙企业,其持股比例为33.33%。虽然该合伙企业现已注销,但合伙人之一陈健现在是北京德恒(珠海)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。他还于2020年成为深圳高原投资合伙公司9.26%的股东,通过间接持有上海齐源气体开发有限公司小额股权(半导体材料),该公司于2022年完成A轮融资,交易额超过1亿元。
由此可见,何玉良与其说是一个“打工者”,不如说是他与前任领导一起创业,踏上了IDC(互联网数据中心)行业的风口。公司上市后,他先后获得股权激励,晋升为上市公司高管和股东。
问题是,从2018年公司上市到2021年底,何玉良仅从上市公司获得0.58%的股权,这与资本公积的转移和激励政策有关。他为什么要花4亿元购买5%的股权,成为公司的第二股东?
市府注意到,奥飞数据的第二、第三大股东何立军、宋洋洋也刚刚在2022年6月以9.5元/股的价格从控股股东好梦计算机手中收购了公司3700万股。各出资3.52亿元,持股比例增至5.36%。
公开资料显示,何立军和何玉良同年入职,并于2021年成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和原副董事长。虽然在股权变更公告中,宋洋洋被描述为“曾就职于金信泰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(广东)有限公司”,但奥飞数据2015年公开转让招股书的反馈稿显示,2013年底,该公司有一笔28.2万元的款项,贷给了一位名叫宋洋洋的员工。
奥飞数据于2018年上市,属于IDC(互联网数据中心)行业。其主要业务模式是利用现有的互联网通信线路和带宽资源,建立标准化的专业级电信机房环境,为互联网公司、游戏公司等各类客户提供服务器托管、租赁及相关增值服务。
具体来说,AOFI Data需要向电信、移动、通信等电信运营商购买带宽等网络资源,同时搭建符合温湿度条件的机房,然后将配备服务器的机柜租给需要使用大量网络流量和数据的企业,按月收取租金,赚取差价。
自2018年上市以来,奥飞数据的营收在2019年和2021年出现了两次大幅增长,但净利润在2020年见顶,自2020年以来净利润增速一直在下滑。从2021年开始,它甚至陷入了利润回归的尴尬境地。
纵观整个IDC行业,国内市场格局以电信、联通和移动运营商为主。凭借网络带宽和机房资源的优势,占据了国内60%以上的市场份额,但其中一半为自用,其余市场被众多第三方数据中心厂商瓜分。
在a股上市公司中,网夜科技和光环新网也属于IDC行业。它们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上市,目前市值分别为153亿元和188亿元。相比之下,2018年上市的奥飞数据是后来者,市值93亿元,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。
数据显示,该行业在过去几年一直处于大规模扩张之中,一些地区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,并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,收入受到影响,利润下降。
从光环新网、Netsuku科技和奥飞数据三家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总额、在建工程和土地使用权来看,从2018年的85.21亿元降至2022年9月底的153亿元,但净利润总额从2018年的15.39亿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4.62亿元。
在榜单的最后,奥飞是最激进的,其三项长期资产的总价值从3.22亿元上升到41.79亿元,明显超过了网夜科技,并明显缩小了与光环新的差距。相比之下,奥飞数据一直在购买土地、设备和建造计算机机房。截至2022年6月底,仅土地使用权账簿金额就达8.2亿元。
2018年以来,奥飞数据的资产负债率从47.15%上升到2022年9月底的73.29%,而其他两家上市公司的负债率基本维持在30%和15%左右。
尤其是2022年9月底,奥飞数据的有息债务总额达到33.33亿元,其中短期有息债务14.73亿元,但货币资金只有5.52亿元,差距越来越大。
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企业可以通过占用上下游运营资金来缓解部分资金压力,但IDC行业的上游是几大运营商,他们也是IDC的头部玩家,自然拥有更大的话语权。目前行业处于买方市场,普遍存在放宽应收账款期限的被动局面。因此,利用上下游资金的途径显然行不通。
同时,奥飞的数据属于比较典型的重资产企业,固定资产、在建建设项目、使用权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有70%以上难以变现,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偿债压力。
在此背景下,公司实际控制人冯康控制的好梦电脑持有公司2.266亿股股份,其中46.79%已质押。2022年9月至今,何立军、宋洋洋、何玉良先后入职,为大股东带来现金约11亿元,足以弥补2022年第三季度9.21亿元的资金缺口。
以何玉良为法人代表的奥菲数据旗下有多家子公司,大多成立于2019年以后。一家公司在2020年将其法定代表人从实控人冯康的妻子孙彦斌改为何玉良。在两家公司,何玉良先后于2023年1月和2月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和董事。
虽然奥飞数据众多在建数据中心将从2023年开始陆续交付,营收增量大概率,但管理层也曾表示,从交付到客户正式使用将有两年左右的爬坡期,后续的加载率和毛利率可能会因市场情况而波动。
与不确定的业绩相比,更确定的是,长期资产投资翻倍以上,相应的增量折旧数亿元,以及高额负债将带来近亿元的利息支出。
- 上一篇:淘宝店铺出售交易平台
- 下一篇:汇聚超100万件低价商标猪八戒网推出闲置商标线